近期伦铝价格持续高位震荡,伦敦金属交易所(LME)三个月期铝价格在2300-2400美元/吨区间反复波动。这一走势的背后,是欧洲能源危机对铝产业链的深远影响。作为高耗能行业,铝冶炼成本中电力占比高达30%-40%。今年以来,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导致当地电解铝厂被迫减产甚至关停,全球铝供应缺口进一步扩大。
据统计,2023年欧洲电解铝产能利用率已降至70%以下,较去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。尽管近期能源价格有所回落,但冬季供暖需求临近,市场对欧洲能源供应的担忧仍未消散,铝价成本端支撑依然显著。
作为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国和消费国,中国市场动向对伦铝价格具有关键影响。8月以来,中国房地产“保交楼”政策加码及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超预期,带动铝材需求边际改善。数据显示,1-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6%,带动铝板带箔消费量增加约5%。国内电解铝产能释放与能耗双控政策的矛盾持续存在。
云南、广西等地因电力紧张实施限产,但内蒙古、新疆等低成本地区新增产能逐步投产,导致国内铝市呈现“紧平衡”状态。这种政策与市场的博弈,使得伦铝价格难以形成单边趋势。
9月15日LME铝库存报收于34.2万吨,与前一交易日持平,但较年初已下降近40%。库存数据的表面平静下暗藏结构性矛盾:欧洲仓库库存持续流出,亚洲仓库则出现小幅累库。这种区域分化反映了两大核心矛盾:一方面,欧洲现货升水高企刺激库存流出;另一方面,中国出口窗口阶段性打开导致部分铝锭转向LME亚洲仓库。
值得注意的是,当前LME可用库存中超过60%为融资锁定仓单,实际可交易库存不足15万吨,低库存格局仍为铝价提供弹性支撑。
展望四季度,铝市将面临多空因素的复杂交织。利多因素包括:1)北溪管道断供风险可能再度推升欧洲能源价格;2)中国基建投资加速落地提振铝消费;3)LME可能对俄罗斯金属实施交割限制的潜在风险。利空因素则包括:1)美联储加息周期下美元指数走强压制大宗商品;2)全球经济衰退预期抑制工业金属需求;3)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可能回升至4150万吨/年高位。
建议投资者关注2350美元/吨的关键分水岭,上方压力位看2450美元,下方支撑位看2250美元。
在当前市场环境下,跨市套利机会值得关注。由于人民币汇率波动和进出口政策调整,沪伦比价持续在7.8-8.2区间震荡。当比价低于7.9时,可考虑买沪铝抛伦铝的反套操作;当比价突破8.1时,则适合正套策略。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,可运用期权组合策略:构建“买入看涨期权+卖出看跌期权”的牛市价差组合,在控制下行风险的同时捕捉反弹机会。
需重点关注10月中旬LME年会释放的政策信号及中国二十大后的经济政策导向。
从长期视角看,铝的绿色属性正在被市场重新定价。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趋势下,单车用铝量已从2015年的150kg提升至2022年的250kg;光伏支架和储能系统的铝需求年均增速超过20%。与此水电铝、再生铝的低碳产能占比提升,ESG投资理念推动行业估值体系变革。
建议投资者关注具有能源成本优势的龙头企业,以及布局再生铝技术的创新公司。未来3-5年,铝行业或迎来“需求结构升级+供给绿色转型”的双重驱动,伦铝价格中枢有望稳步上移。
本文通过解析伦铝价格波动逻辑与库存变化,结合宏观经济与产业政策,为投资者提供了从短期交易到长期配置的全视角分析。在能源转型与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大背景下,铝期货市场将持续呈现高波动性与结构性机会并存的格局。